11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主题为“追溯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活动为期1天,参与师生共计70人。
活动观看了中国首部沉浸式红色实景宣讲演艺《我和我的红安》,再现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人民为了胜利无私奉献的感人场景,让师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进行现场教学:缅怀革命先烈、追忆抗战历史;参观中国第三任国家主席,李先念故居纪念馆现场教学,聆听《大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讲座,缅怀李先念同志丰功伟绩;赴十大荆楚最美乡村之一,湖北省首家红色写生基地尚古山村,感受乡村振兴的新变化、新成果......
实践教学第一站:黄麻起义游客中心红秀剧场。在这里,同学们观看了中国首部沉浸式红色实景宣讲剧《我和我的红安》,剧目跨越时空,将历史与现实连接了起来,如卷轴般再现了红安的红色印记,用艺术表演展现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岁月。演出结束,师生们热血沸腾,学生罗怡激动的说:“演员们投入的表演让我身临其境,我仿佛穿越到了年代久远的历史之中,让我不禁红了眼眶,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学生胡现说:“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会继承和弘扬红安精神,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践行动中”。 通过重温党史故事,师生们也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不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精神。

同学们和演员们合影留念
实践教学第二站: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全体师生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参加祭奠仪式,集体默哀一分钟,缅怀革命先烈,表达对革命先辈们最崇高的敬意。

师生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参加祭奠仪式
实践教学第三站:李先念故居纪念馆。李先念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在纪念馆前,廖鹏老师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词中,字字句句透露着强烈的使命感,激励着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奋斗、砥砺前行。

全体党员同志重温入党誓词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李先念故居、纪念馆和图书馆。在六十六年的革命岁月中,李先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通过参观学习,师生们也一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这100多年的光辉岁月,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坚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一心为民、不畏艰难的精神,不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意志。

师生纪念馆合影留恋
纪念馆陈春华主任为大家饱含深情讲授《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微党课。从李先念主席投身革命讲起,回顾了他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探索、矢志不渝的一生,讲到动情处,陈主任不禁姗然泪下,真挚情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陈春华主任为大家深情讲授《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微党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傅翔为陈春华主任颁发校外思政课兼职教师聘书
实践教学第四站:觅儿寺镇尚古山村。我校优秀校友、尚古山村村长董畅带领一行参观,向师生们介绍“党建+特色产业”、“文化+农业+旅游”的新农村发展模式,介绍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尚古山村是全省“十大荆楚”最美乡村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景色宜人,互通互联,交通便捷,紧邻武汉市黄陂区,有“尚古山村好风光、一年四季瓜果香”的美誉。师生们纷纷感叹,走在广袤神州的大地上,乡村振兴日益呈现新图景。 如今,尚古山村正在建成 “整洁、舒适、宜居、美丽、和谐”的幸福家园。学生们纷纷表示希望能毕业逆流回乡,用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中国青年,在路上!

师生们在觅儿寺镇尚古山村合影留恋

尚古山村村主任董畅为师生们介绍乡村发展建设
此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学习成果颇为丰厚,为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为“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建设提供示范借鉴。通过活动,同学们深刻感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更加感受到思政课丰富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不断拓展《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思政课教学场景,让思政课进入红色纪念馆、革命老区、乡村社区、田间地头,以点成线,成面,将“思政小课堂” 与“社会大课堂” 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让思政课“活”起来,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长职特色品牌。